东北剿匪故事鼎信天下
每年七八月间,如果你亲临黑龙江东北部,乘坐无人机从高空俯瞰建三江农场,定会被那片肥沃且质地极佳的黑土地深深震撼。微风吹过,稻花摇曳,波涛般的绿色田野连绵不绝,景象壮阔无垠。
这里就是著名的三江平原,三条大江——黑龙江、乌苏里江和松花江,在此交汇,冲积成一片广袤的低洼肥沃之地。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区,因水稻产量丰富,被誉为“北大仓”,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粮仓。
然而,回到1946年,这里还被称作合江省,主要以胡匪为患。由于这块土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“胡子”匪徒的滋生与繁衍,使得这里成了他们的“乐土”。西南和南部环绕着崇山峻岭,古老的原始森林浓密遮天,东部和北部则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和高高的草甸。那草甸里的蒿草高过人头,夏季一旦深入其中,人畜瞬间就会被成群的蚊虫啃噬得骨瘦如柴。而沼泽地更为凶险,不熟悉路径者一脚陷入泥潭,就几乎难以自拔。
展开剩余82%这样的荒凉险恶之地,自然成为了“胡子”匪徒的理想藏身之所,得天独厚,无人可及。
东北的胡匪历史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。大量八旗军被调往南方作战,东北防守空虚,胡匪趁虚而入,迅速崛起。据传,当时的土匪都背着自制土枪,枪口上塞了一个木塞,使用时取下塞子衔于口中,塞子上还绑着红色的穗子,远远看去就像带着胡须一样。另有说法是,早期土匪喜欢戴着带胡须的面具,因此得名“胡子”。
历代官军多次前来剿匪,甚至像张作霖这样的正规军阀,也未能彻底铲除这些土匪,只能与他们共存。伪满时期,日本采取了收买政策,大部分胡匪纷纷卖身投靠,抗战结束后,这些“日本胡子”摇身一变成了“中央胡子”。其中,谢文东、李华堂、张黑子和孙荣久被称为合江地区“四大旗杆”,势力极大。
东北土匪在全国居首,合江更是其中之冠。贺晋年正是冲着这股土匪势力来的。他当时是合江军区司令员,早在创建陕北根据地时,就以剿匪能手著称。1939年春,周恩来在崂山遭遇土匪袭击鼎信天下,彭德怀立即将贺晋年从前线调回,剿灭这伙意图暗害周恩来的政治土匪。尽管土匪在深山中辗转躲藏,贺晋年凭借敏锐的追踪技巧,穷追不舍,最终一网打尽。这些东北胡匪虽然地域不同,但作案手法颇为相似。
起初,军队常常采取大规模围剿方式,但胡匪熟悉地形,布有线眼,只要军队稍显松懈,他们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逃脱。即使被围困,一旦交战就四散逃逸,军队撤离后,他们又迅速卷土重来。
贺晋年采取不同策略,组织精干小分队,发现胡匪踪迹便紧追不舍,务必捉住匪首。他们可以深入原始森林、草甸、沼泽地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。贺晋年的剿匪作风凶猛,他曾说:“抓了他们就得送他们去见上帝,原谅是上帝的事,我们的任务是让他们无处藏身。”
有人觉得他手段粗暴,但面对狡猾凶狠的土匪,似乎别无良策。贺晋年总结东北三宝是人参、貂皮和乌拉草,而剿匪小分队的“宝贝”则是大饼子、咸菜、疙瘩和乌拉草。追捕胡匪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,没有时间煮饭做菜,有烟火就会暴露行踪。他们常骑马边追边吃大饼和咸菜。
进入深山老林,就像进入浩瀚大海。夏天满眼绿色浓郁,冬天则是银装素裹。食物耗尽后,只能采摘野菜、野果、松籽和榛子度日。寒冬时节,更需扒开积雪寻找蘑菇和木耳,老柞树上还藏着珍贵的猴头菌。最难熬的是寒风凛冽的“烟泡”天气,厚厚积雪让人根本无法安歇。偶尔钻进空心老树避风,却可能遭遇一只惊叫着窜出的黑熊。
不过,厚雪也为追踪胡匪提供线索。胡匪常排成队形,在林中穿梭。贺晋年信奉“兔子转山坡,踪迹不离窝”,认为胡匪终究会聚集在一起。他无论多少条路,只专注追踪其中一路。
无雪季节,就靠踩倒的蒿草、夜晚飞鸟的鸣叫以及马粪判断方向。尤其依赖当地群众情报。尽管百姓害怕胡匪的报复不敢明说,但他们对土匪恨之入骨。只要耐心劝说并展现决心,总有人敢说真话。贺晋年便凭此在牡丹江两岸死死盯住一股股胡匪,将其逐一剿灭。
从一个秋天追到下一个秋天,贺晋年的第一匹白色日本战马因劳累过度去世,第二匹缴获的枣杠马因摔下悬崖身亡。后来他自己也病倒发高烧。即便大饼咸菜都吃光了,病中也未肯退缩,拒绝回佳木斯疗养,扛着担架继续追击。他深知胡匪的困境不亚于自己,现在正是拼意志拼决心的时候。只有当敌人精疲力竭时,才能被追上,而要使对方疲惫,自己必须更坚持不懈。
作为东北胡匪头目,谢文东和李华堂都是黑土地上赫赫有名的硬汉。谢文东生于辽宁丹东,天生带有一股匪气。家族生意破产负债累累时,他竟绑架当地富商的孩子,躲避追杀后辗转定居依兰县土龙山。凭借资源丰富、人丁兴旺,他家迅速成为当地富甲一方,并兼任保长。
九一八事变后,日军入侵,谢文东集结2000余农民,发动轰轰烈烈的农民暴动抗日。暴动攻占土龙山,并在白家沟伏击日军官兵,杀死17名日本军官。此举极大阻碍了日伪统治者的移民政策。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,谢文东由此成为抗日英雄。
暴动胜利后,他拿出全部家产投身抗战,率众抗击侵略者。伪满政府称他为“北满巨匪”,穷追猛打。1937年,他加入共产党,成为东北抗联第八军军长。这支以农民为主的抗日队伍,成为东北地区重要力量。
遗憾的是,1938年前后抗联遭受重创,弹药耗尽,队伍仅剩二十人,家眷也几乎被追捕殆尽。尽管谢文东誓言不投降,最终还是放弃了抗日事业,选择投降日寇。日军为平息影响,曾将他带到东京,接受皇室召见。此后,他彻底堕落,成为日军走狗,甚至在日本“忠魂碑”前泣不成声。
回国后,日军重赋财产土地给他,他变得更加残暴,压迫百姓,协助抓捕劳工,助纣为虐。1945年日本
发布于:天津市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