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去世之后启点优配,武才人被送入感业寺出家。这并非单纯的遁入空门,而是一种变相的“殉葬”。在李世民晚年,最宠爱的两位女子便是徐惠妃与武才人。李世民驾崩时,徐惠妃因悲痛过度,不久便随之而去,而武才人则被迫削发为尼。表面上是出家修行,实则意味着她此生只能守着青灯古佛,以祈祷经文超度李世民的亡魂,用另一种方式表明自己从一而终的忠贞。感业寺因而成为武才人余生的起点与转折。
在古代,女子一旦出家,便意味着放下红尘情缘,进入一个清冷孤寂的世界。但对于武才人而言,这背后更多的是政治与命运的安排。她每日在佛前祈愿,看似淡泊,却仍与皇室紧密相连。也正是因为她的特殊身份,才有了后来李治频频前往感业寺祭拜父亲时,与武才人相识并渐渐生出情愫的故事。当时的武才人比李治年长三岁,有人甚至说她的容貌与李治的母亲长孙皇后颇为相似,这让性格温和、缺乏主见的李治在无意间被吸引。武才人的果敢与狠厉,正好弥补了李治性格上的软弱,这也成为两人关系发展的契机。
展开剩余65%而让武才人顺利重返宫廷的关键人物之一,竟是王皇后。彼时的后宫,王皇后与萧淑妃斗得你死我活。王皇后得知武才人的存在,天真地以为可以借她来牵制萧淑妃,以保自己在后宫的地位。然而,她万万没想到,武才人并非普通女子,而是一个心机深沉、手段凌厉的狠角色。武才人重入宫廷后,凭借智慧与谋略,不仅没有成为王皇后的助力,反而逐渐崛起为强有力的对手。
凭借手腕,武才人迅速晋升为武昭仪,形成了与王皇后、萧淑妃三足鼎立的局面。但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。为了谋得皇后之位,武才人甚至不惜亲手掐死了亲生女儿,并趁王皇后一时探望的机会,将罪名嫁祸给她。此举虽令人震惊,却也让王皇后彻底失势。只是废后的过程并不顺利,尤其是长孙无忌强烈反对。为了拉拢他,李治与武才人甚至亲自带着十车金银珠宝登门,封赏其子为官,但长孙无忌却丝毫不为所动。即便武才人的母亲亲自出面游说启点优配,也未能改变局面。
面对困境,李治无奈之下召集长孙无忌、褚遂良、于志宁、李绩(即徐茂公)四位重臣商议。三人明确反对废后,褚遂良更直言王皇后是李世民亲自册立的皇后,毫无过错,不可随意废黜,还指出武昭仪曾是先皇的女人,若立为后,必遭天下人耻笑。这话激怒了李治,使局势一度僵持不下。就在此时,徐茂公出面表态,他表示皇帝娶妻本是私事,不必受他人左右,只要自己满意即可。这番话让李治大为宽慰。随后,许敬宗也附和,说连平民富裕后尚且能更换妻室,更何况是天子。
在徐茂公与许敬宗的支持下,武才人终于顺利登上皇后之位,成为权力的掌控者。由此可见,徐茂公的分量极重,他与长孙无忌同为李世民托孤重臣,却持不同立场,最终影响了大唐后宫与朝政的格局。正因如此,武才人能从感业寺的寂寞尼姑,一步步走上至尊皇后的宝座,徐茂公可谓功不可没,其深沉与隐忍,恐怕连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当年都未能完全看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