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古姐姐英年早逝掌上世界,使后金宫廷的权位空缺难以久居。谁来接替她的“大妃”之位,成为宫中人人关注的焦点。几乎出人意料的是,填补空缺的人竟是一位仍处花季的少女——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位大妃,乌拉那拉氏阿巴亥。孟古姐姐去世时,她仅仅十四岁,甚至还没有为丈夫生育过一儿半女,这样的起点使她的后续命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
关于阿巴亥何时正式被封为大妃,史书里似乎没有明确的记载,但有一点是清晰的:她极其宠爱有加,哪怕并非在前任死后立刻“转正”,后宫里也没有人能够撼动她的风头。阿巴亥为努尔哈赤带来三个儿子,分别是第十二子阿济格、 第十四子多尔衮与第十五子多铎。阿济格出生于1605年,那时孟古姐姐已经去世两年,阿巴亥也已站稳大妃的地位掌上世界,成为权力中心的核心人物。
作为敌对部族的“换亲礼物”(换到乌拉那拉部的女子往往命运凶多吉少,甚至有被杀的风险),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女不仅活了下来,还在后宫的错综复杂中周旋自如。她要面对的是一名比自己年长三十一岁、经历丰富且心思狠辣多疑的男人,以及一群背景各异、为争宠而心怀算计的对手,而她却没有儿子来作为稳定的依托。正是在极端困境中,她展示出非同寻常的才智和手段,逐步在权力的棋局中站稳脚跟,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尊重。
展开剩余49%总的来说,阿巴亥最终在多重博弈中实现了“后来居上”,成为努尔哈赤的大妃。这个头衔既为她带来极高的尊荣,也让她的下半生充满了阴晴不定的波折。册立她为大妃之时,努尔哈赤正处在个人权势即将达到顶峰的前夜,费阿拉城内外的风云也在悄然酝酿新的格局,整个王朝的未来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。
1608年,努尔哈赤携同胞弟舒尔哈齐赴北京,以向明王朝进贡的名义示威友好,表面上兄弟情深掌上世界,实则暗流涌动。谁料到了第二年的初春,局势竟然急转直下。某日他以新营落成的宴饮为契机,假装亲密无间,将舒尔哈齐召入新营的寝室,随后就地翻脸,让对方陷入无法自救的困境——寝室的门被铁浆封死,只留两孔通道:一孔供人进食,另一孔仅用于排泄。除了遭遇极端的囚禁待遇,舒尔哈齐的儿子阿布什以及两名亲信武将也相继惨死,所有的财产与权势都归努尔哈赤掌控。两年后,万历三十九年(1611)八月十九日,舒尔哈齐在这场权力清算中暴毙。
发布于:天津市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